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龙江非遗 |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2019-03-18 06:19:27 作者: 来源:黑龙江省旅游 浏览次数:849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渤海靺鞨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300年前的渤海国棘靺鞨刺绣针法

是靺鞨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被誉为

刺绣中的油画

针尖上的芭蕾

历史起源

渤海靺鞨绣是根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满族祖先的传统民间手工刺绣,分布在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中心的满族地区。靺鞨是满州先祖最早的名称,意译为“林中人”,公元713年,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当时的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随后在此建立国家,并以“渤海”作为国号。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又被称为“渤海靺鞨”。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大美龙江·雾凇》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雪乡·农家院》

刺绣特点

作为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渤海靺鞨绣有两个突出特色:

一、原料独特,渤海靺鞨绣所用的蚕丝是我国北方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的柞蚕丝,牡丹江东宁等地的养蚕基地,为刺绣提供了优质的底料。

二、针法特殊,距今1300多年的渤海国靺鞨族针法,是满族早期渤海国百姓使用的传统针法,当时被称为“鸡爪针”,针脚比较大,形态类似鸡爪。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渤海靺鞨绣团队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瞬间永恒》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郁金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在传承过程中改良了针法,这种针法被称为“三角针”,针法类似三角形,形态类似五角星,针法由大到小,四至八层叠加,丝丝并股参色,使其呈现出立体感极强的刺绣艺术作品,也赢得了“刺绣中的油画”的美名。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俄罗斯海参崴黑龙江非遗刺绣展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俄罗斯海参崴黑龙江非遗刺绣展

题材类型

渤海靺鞨绣以东北独有的风土人情、风光景色为题材,能够表现出绘画摄影无以比拟的光影折射效果。丝线的本身采用东北特产上等的柞蚕丝,凭借丝线对光线独有的折射特点,在美术艺术品中独树一帜。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父亲》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童趣》

与南方刺绣相比,渤海靺鞨绣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既有江南刺绣的柔美又具北方人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的性格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工艺。靺鞨绣制作技艺精良考究,制作风格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惟妙惟肖,令观者如临奇境,是中华民族刺绣大家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婉君》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靺鞨绣作品《带虎头帽的孩子》

传承发展

走进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渤海靺鞨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身着满族宫廷盛装、挽针引线的绣娘图,图上表情温婉绣女红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

孙艳玲说:“从第一次拿起针‘绣花’起,渤海靺鞨绣这项古老又焕发着青春的刺绣文化,已经深深地根植在自己的血液中,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肩负的使命,是我坚持的动力,也是我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龙江非遗 渤海靺鞨绣——刺绣中的油画,针尖上的芭蕾

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 图:东北网

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建议建设由国家财政拨款,专项扶持的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博物馆,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博物馆由国家级传承人自主经营。采取以国家“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的方式,让非遗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