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文创

民族文创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喀什噶尔戌边歌

2017-06-08 10:51:4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3025

     《喀什噶尔戌边歌》,又称《喀什噶尔之歌》、《喀什噶尔舞春》、《墨尔依尔哈》等。是锡伯族的史诗。也是叙事长诗和英雄史诗。18世纪30年代产生,全诗千余行。流传于新疆锡伯族地区,成为民间演唱材料,一部分内容改编为民歌,谱曲演唱。

       喀什噶尔,即今新疆喀什地区的喀什市。乾隆年间,清政府从辽沈地区调遣一部分锡伯官兵至伊犁戌边,组成锡伯营。锡伯营的主要任务就是戌边,而戌边的主要职责就是驻守台站和防守卡伦。为此,当时锡伯营官兵除防守西部与沙俄交界的18座卡伦外,还驻守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和喀什噶尔两地台站,驻防官兵不携家眷,每二年换防一次,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清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八年(1820~1828),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参与下,在境外浩罕国封建主的扶持下,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地区,发生了旨在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史学界称之为“张格尔之乱”或“西四之乱”。期间,叛酋张格尔前后作乱四次。1820年第一次作乱,索伦营、锡伯营官兵参加平叛战斗,消灭叛匪50余人,活捉100余人。1824年,张格尔第二次作乱,进犯喀什噶尔,驻守锡伯营和索伦营官兵奋勇反击,阵亡35名。1826年,张格尔第三次作乱,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四城相继沦陷。清军派兵前往清剿,在浑巴什河对岸与叛军对峙。锡伯营总管额尔固伦率领500名锡伯官兵,强行渡河,捣毁敌人的河防,为浑巴什河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作出了贡献。1828年初,叛酋张格尔乘春节年关,重新率众进犯,被清军击退。张格尔逃往喀尔欠铁盖山,总兵胡超、段永福、锡伯马甲讷松阿、舒光阿等奋勇上前,活捉张格尔。在上述历时八年的平叛斗争中,先后有150余名锡伯官兵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喀什噶尔戌边歌》记述了19世纪20年代,伊犁四营(锡伯营、厄鲁特营、察哈尔营、索伦营)的一部分官兵,奉朝廷之命,赴南疆平定英俄殖民者走狗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背景、平叛斗争的过程以及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诗中对锡伯营总管额尔固伦率领的锡伯营官兵英勇战斗,浴血疆场,付出重大牺牲,平定叛乱,锡伯马甲讷松阿、舒兴额在喀尔铁盖山活捉叛奠张格尔,绘图紫光阁的可英勇事迹。诗中对平叛战争的重大意义、战情变化、每次战役的经过、敌我双方攻防状况、战斗的场面、当地百姓遭受的灾难、对平叛斗争的态度、参加战斗的官兵人物心理变化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喀什噶尔戌边歌》的汉译本,为国内外读者所熟悉和欣赏。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