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以影像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2018-10-13 07:46:38 作者:郭超 孙承健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825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新文旅语境中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创作层面在类型化、题材多元化探索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互联网和电影院线作为一种重要的平台驱动力已经开始展现其潜力;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受到进一步认可。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故宫》《圆明园》等优秀纪录片使得纪录片市场日趋繁荣,其传播也有效推动了文旅产业的业态生机。为进一步总结国产纪录片的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特别是探求纪录片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2018年10月10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在京举办了“新文旅视野下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与趋势”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研究员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负责人韩子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北京大学教授、媒介传播研究专家陆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宗伟,《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部主任、研究员赵彤,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刚,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纪录片导演潘志琪,纪录片《茶界中国》策划人安宇、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许婧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刘斐等参加会议并发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的在职科研人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视系在读的部分硕博士生、博士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要负责人韩子勇在讲话中提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新文旅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观察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纪录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文发展的重要尺度。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越来越丰富,纪录片的地位不断上升,纪录片因自身拥有的真实性、思想性和直观性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纪录片。纪录时代的变化,用影像为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纪录、塑形。中国纪录片要始终以人为本,直指人心,要为时代存照。连绵不绝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积累了海量的人文资源,40年的社会巨变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一切为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广阔空间。我们的生活比虚构的故事更加精彩,只要我们以诚恳、扎实、富于韧性和耐心的态度去纪录,就能够做出很好的成绩。

       与会专家围绕“纪录片对旅游产业的推广和文化提升”、“新时代语境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跨媒介融合语境下,当下国产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等议题进行探讨。

       针对“纪录片对旅游产业的推广和文化提升”的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戴斌以“文化的家国情怀,旅游的人间烟火”为题,从旅游市场的发展建构的角度,谈及了当下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导向问题。戴斌院长通过对“十一黄金周”及2017年全年的旅游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旅游市场中的游客也呈现出了十分活跃的主体话语权,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意味着需要更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予以满足。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主任赵彤研究员认为,今天的民众旅游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不再疲于奔波,而是在以家庭化为单位的深度游、分散游。在这种旅游方式的过程中,对景物、食物产生新的体验感受。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民众生活方式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纪录片创作,特别是非宣教类纪录片的叙事手法。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认为,新文旅纪录片是三个概念。第一,纪录片到底靠文还是靠旅?涉及跨界就有重心。两者关系是直接融合:纪录片为旅游服务,重点在"旅",属于宣传片范畴。间接融合:特别是《舌尖上的中国1》,目的不是推动地方旅游。为了促动纪录片的发展,要以间接融合为主。第二,当下带有宣传营销性质的纪录片,类型较粗俗,应该跟旅游活动融合程度更深,产品要细分下沉。第三,涉及影像和旅游产业的互动问题,纪录片要与真正人的旅游体验相吻合。

       针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的议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认为,在新文旅视野下谈纪录片,实际上所讨论的是某些类型的纪录片创作。每一部纪录片的镜头背后都存在一个主体,因此,主观对于对象的认识,是纪录片的核心。我们所记录的对象如何让观众认同,又如何参与到旅游的文化活动之中,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在文化旅游视野下,纪录片的制作目的和它的观众预期与观众需求的针对性,是拍摄一个纪录片的基本出发点。北京大学教授陆地在发言中谈到,中国纪录片应该进入全新的发展样态中,题材多样、类型丰富、成本降低、渠道增多等优势都为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潘志琪从纪录片导演的创作经历,谈到了新文旅视野下纪录片创作的几个方面:第一,专题片跟纪录片的区别,是产品营销和文化创作的区别。专题片可以跟宣传、文旅去结合的特别好,因为它是单向式的,但与纪录片创作并非如此。第二,人文类的纪录片,在新文旅视野背景下,应该强调它的文化属性,发挥文化层面的作用。第三,杭州的西湖国际纪录片节,能很好的去推动或者去提高这个城市的一种综合素质或者文化品位,无形中带动了旅游。第四,纪录片是跟世界的对话,人文纪录片永远都是讲人和情感的故事,情感可以跨越文化,可以利用于文化领域的开发。

       针对“新时代语境下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议题,中国传媒大学张宗伟教授认为,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回顾这四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特别是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就像是在翻看国家的相册。进入到新时代以后,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创作手法上,在吸收世界主要纪录片制作模式的基础上,凝练出中国特色。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需要创作者长时间的跟拍与文化积淀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在国家层面的交往互动中,艺术与民间沟通非常重要,文化艺术在沟通领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情境中,纪录片是最好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什么、传播什么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创作的角度而言,第一个可以是自然风光、自然遗产;第二个可以是各种风俗民情、人文生活与文化遗产,从人类学的角度如何讲述,中华文化的历史观,要讲究讲述方式、讲述方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制造已经吸引世界,但如何让中国的文化吸引世界。包括历史的文化、当代的文化,如何讲述出来,纪录什么样的中国,向世界介绍与传播什么,这是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影视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研究员认为,纪录片遵循的原则是纪实,同时要遵循纪录片的人物。但近年对搬演叙事和演绎美学的应用,忽略了真实原则。《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影片,在纪实美学中客观地表现纪录对象。导演用克制的制作深入观众的灵魂,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反观一些影片失去客观视角,设计明显的台词及剪辑,削弱纪录片最为本质的真实性。

       有关“跨媒介融合语境下,当下国产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的议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左衡研究员认为,就旅游影像的载体而言,大概有三个主体式的载体。第一个是大银幕,近几年中国旅游业,通过以剧情影片的方式推动旅游的发展;第二个是电视,现在最红火的几部与旅游相关的纪录片都是在电视上播出的;第三个,手机移动自媒体,手机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这三类主体相互之间是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大银幕可以确定美学标准,并把美学标准辐射到手机自媒体中,使移动自媒体的拍摄能够让电影、电视捕捉到现实的动向和发生的事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刚认为,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跨媒介传播给纪录片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纪录片的创作也需要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进行叙述方式和语言方式的转变。当下,纪录片的传统工业体系或者产业模式发生变化,这是新媒体反推纪录片产业的结果,但就整体而言,中国纪录片工业体系仍然没有真正的完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刘斐认为,纪录片通过电影和电视媒介的传播渠道、呈现样式、诉诸对象不同,具有各自差异。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