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乡村振兴,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2018-04-23 10:11:22 作者:德红英 来源:中国民族报 浏览次数:138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考察徐州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撑。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振兴,还是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全面振兴,缺一不可。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使农民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此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精神文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它渗透在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智慧的结晶,在今天的经济、生态、道德、思想、民族团结进步等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充分发掘利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农村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乡土特色,深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若对这些民间艺术加以利用,并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则可以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此外,乡村传统的体育项目、节庆活动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广泛的参与性、极强的观赏性,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同时乡村经济的发展,也能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爱护动植物、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等,这些生态观一般较为朴素,部分还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仍具有合理的成分,尤其是其尊崇自然、爱护自然、回报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

     乡村教育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教育具有提高人的文化水平、改变人的观念的功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那么,乡村振兴也是一样,振兴先扶志,振兴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让农民树立起摆脱困境、齐心协力建设乡村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农民提升综合素质。这其中,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通过教育不断培养人才,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美好的未来。

       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营造乡村振兴的文化氛围,构成乡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或风尚。它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精神追求,决定着家庭的兴旺发达,家风看似小事,实则关乎国家民族的成败兴衰。如果家教好、家风正,家庭就和顺兴旺;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注重家风建设,那么整个乡风就文明和谐,民风就淳朴善良。我们要围绕家风、家教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切实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让好家风促进好乡风,让村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以家风促乡风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培育和建设家风,必须抓好家风传承,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家风传承教育的生态环境,使好家风延绵不断、薪火相传。培育和建设家风必须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讲文明礼貌,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益于社会的人。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让遵礼守德的种子在幼小心灵的深处生根发芽。

       好风貌带来好光景,良好的精神风貌是美丽乡村的生命和灵魂,是美丽乡村的实力和形象,与乡村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营造乡村振兴的和谐文化氛围,塑造美丽乡村的文化形象,提升美丽乡村的知名度。

        精神文明能够传导乡村经济发展的精神要素,凝聚经济发展的团结力量和精神保障。

       乡村振兴的主体和核心是人,如何增强人的凝聚力,发挥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的力量?这其中齐心协力的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树立和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乡村振兴的稳步发展是一个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互助合作才能实现。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树立和弘扬正义勇敢、顽强斗争的精神。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义勇敢的精神仍然是其不可或缺的坚强力量,这种精神能够凝聚正义的力量、勇敢的力量,将其汇集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强大动力,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创造适合文化主体本身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此外还要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等媒介介绍发达地区的社会情况、经济发展的路子和社会面貌,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城市、了解世界, 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又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乡村振兴需要开拓者、践行者、推动者,更需要守护者,需要农村党支部切实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带领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学好致富技能和本领,齐心协力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以精神文明建设滋养乡村振兴之花,使乡村振兴之花越来越艳丽多姿。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